首页
关于朗天
企业简介
董事长致词
成员企业
大事记
企业文化
企业荣誉
社会责任
新闻资讯
企业新闻
媒体关注
通知公告
产品中心
明星产品
心脑血管
消化代谢
呼吸系统
抗感染类
免疫调节
其他
研发生产
创新研发
智能制造
市场营销
营销体系
学术答疑
专家访谈
临床文献
客户园地
人力资源
用人理念
人才招聘
活动集锦
文化视角
朗天人物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业务合作
廉政合规
不良反应报告
企业邮箱
首页
关于朗天
企业简介
董事长致词
成员企业
大事记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企业文化
企业荣誉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社会责任
新闻资讯
企业新闻
媒体关注
通知公告
产品中心
明星产品
心脑血管
消化代谢
呼吸系统
抗感染类
免疫调节
其他
研发生产
创新研发
智能制造
市场营销
营销体系
学术答疑
专家访谈
临床文献
血塞通滴丸
益肝灵滴丸
肌苷注射液
注射用胸腺法新
新朗欧
米力农注射液
丁溴东莨菪碱
吡拉西坦注射液
奥拉西坦
氨溴索
客户园地
人力资源
用人理念
人才招聘
研发
生产
质量
营销
学术
财务
商务
高管
其他
活动集锦
文化视角
文学
书法
美术
摄影
音乐
其他
朗天人物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业务合作
廉政合规
不良反应报告
企业新闻
媒体关注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关注
打造生物医药产业新高地
"政府工作报告中一条条具体的支持政策,一个个具体的工作谋划,,是董石生物医药发展的底气。”市人大代表蔡翔说。 蔡翔建议,对于生物医药产业来说,在强链、延链过程中特别需要有的放矢,面面俱到不如重点突破。针对生物医药产业特点,在项目集聚和招引过程中,建议牢牢把握专业化和精准化方向,组建生物医药招商专班,覆盖生物医药、金融投资、工程建设、环保规划等专业领域,靶向聚焦企业个性化需求、精准发力破解痛点堵点,先引进医药总部经济模式,再到药品上市持有人和医疗器械注册人,再到医药实体企业落地,形成医药循环链。 黄石目前已引进药品上市持有人品种超百个,引来生产加工药品达20余个,不少外地医药研发公司来黄石洽谈合作。蔡翔表示,本土强企和外来巨头携手共进的医药效应将会形成口碑传播和吸引力,今后几年效果会越来越明显,形成独具优势的产业生态,更好助力黄石打造国内领先的生物医药产业新高地。
01-29
2024
萧山企业研发抗癌药正式启动临床研究 “IDH1抑制剂MT-001胶囊源头创新与临床应用高峰论坛”在江南科技城举行
12月12日,“IDH1抑制剂MT-001胶囊源头创新与临床应用高峰论坛”在江南科技城举行。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聚焦临床需求,夯实科技基础,协同药物创新”。医药领域的知名院士和临床领域的资深专家学者、投资机构、IPO团队参加本次高峰论坛,共同探讨药物源头创新和临床应用。 活动仪式上,MT-001胶囊正式启动临床研究。据悉,该药物由迈同生物自主研发,可用于靶向治疗IDH1基因突变的胆管癌、脑胶质瘤和急性髓系白血病等恶性肿瘤。该药物经过多年的潜心研发和不断的试验,目前MT-001已获得国家药监局的临床试验批件并开展临床。 迈同生物作为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首席科学家赵国屏院士领衔的高科技创新型企业,是萧山区重点引进的院士项目,也是首批入驻江南科技城创业谷大厦的企业。落地三年来,迈同生物在靶向抗肿瘤小分子创新药领域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 以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高地为目标,江南科技城目前已成功搭建起钱湾生物港、新道蓝谷、创业谷等各类载体空间约200万平方米,借势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研究院、湘湖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组建前沿生物技术实验室和生物与分子智造平台,区域硬核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生物医药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萧山赶超跨越发展的重要突破口。面向未来,萧山将紧紧抓住生物医药这一风口行业,坚持平台主导、企业主体、人才主角导向,通过基金扶持、政策支持、共建联合实验室、创新联合体、完善配套等方式,全方位助力初创型、成长型、成熟型等各类型生物医药企业在萧山落地生根、发展壮大,以最佳生态、最优政策、最暖服务引育更多创新创业团队和各方面人才,让萧山成为生物医药企业和人才的筑梦圆梦之城。”萧山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未来,江南科技城将对标国际一流科技园区,以“科技创新+智能制造”为双轮驱动,着力推进“一城、两廊、三带、四地、五链”建设,加快汇聚国际一流创新型企业、国际一流研发机构、国际一流高层次人才,成为萧山“当好全市领头雁、成为全省排头兵、争做全国先行者”的新标杆。
12-12
2023
喜讯!我区一企业入围省级试点单位
近日, 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 湖北省第三批“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试点”单位名单, 朗天药业(湖北)有限公司 经过专家评审顺利入围。 朗天药业(湖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朗天药业”)成立于2004年11月18日,坐落于下陆区大泉路 126 号,是湖北朗天新特药集团旗下,按照国家新版 GMP 标准建设的集药品研发、生产制造和销售一体化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黄石市医药制剂行业规模最大、标准要求最高的注射剂、滴丸生产企业。 据了解,朗天药业是湖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湖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湖北省工业质量标杆企业,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黄石高新技术 20强企业,黄石建市70年•70品牌-先进制造企业,在2022年荣获第七届黄石市市长质量奖,2020-2022年湖北省上市后备企业“金种子”计划名单。 随着工业化推进,特别是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日益深化,已成为全球性的巨大趋势。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是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生物医药产业是我国“十四五”规划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朗天药业作为化药制剂制造企业和医药工业重要的成员企业,积极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建设意义重大。 朗天药业将围绕打造核心技术建设“产学研用”核心技术研发平台和智能化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呼吸疾病吸入制剂生产基地之一,以及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等方面,通过加强组织协调、上下联动、资金支持、人才支撑、知识产权保护、动态监督,不断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探索企业两业融合新出路,引领带动行业发展和当地经济发展,推动企业供给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
11-25
2023
朗天新特药:回乡投资兴业 迈向行业一流
本报讯(见习记者吴天韵记者潘谦)10月27日,在阳新县湖北朗天新特药有限公司质检中心,质检员正有条不紊地对产品的pH值、溶解度等各项指标进行检验。 2014年底,朗天医药集团在阳新投资建设朗天医药产业园,成立湖北朗天新特药有限公司,并投资建设湖北女娲医学工程有限公司。2021年4月,朗天医药集团投资3亿元建设阳新总部经济示范园和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运用“以商招商”模式,凭借朗天医药集团的资源优势和影响力,引进一批药品上市持有人、医疗器械注册人和中国医药总代理落户阳新。2023年6月,阳新总部经济示范园正式开园,目前已招商引来21家医药医疗器械企业入园。 将优质的全国总代理产品和医药行业总部企业引入黄石,离不开朗天医药集团董事长蔡翔的功劳。谈及返乡投资的初心,他说:“在外奔波这么多年,始终是故土难离。有能力为家乡建设贡献一份力量,我义不容辞。” “政府部门‘一站式’服务,办理各种手续都有专人负责,这让我们节省了大量时间和资金。”回到家乡投资兴业,政府部门的悉心服务,让蔡翔感受到黄石良好的营商环境,这也给了他底气,推荐企业家朋友来黄石投资。 “以创新为引领,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最优质的服务,致力于成为中国新特药领域的一流企业。”蔡翔表示,要力争为黄石打造一家上市公司,将朗天医药产业园发展成一家集总部经济、产业孵化、回归工程于一体的示范园区和国家级孵化器。同时,积极宣传推介黄石,引进更多优质企业,把人才、技术、市场、信息等优势带回黄石,为黄石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11-01
2023
“楚”通天下 “商”聚黄石 | 朗天药业:扩大“朋友圈” 点燃“新引擎”
“楚”通天下 “商”聚黄石 | 朗天药业:扩大“朋友圈” 点燃“新引擎”
10-31
2023
国家药监局关于加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委托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公告(2023年第132号)
为进一步落实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以下简称持有人)委托生产药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保障药品全生命周期质量安全,现就加强持有人委托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 严格委托生产的许可管理 (一) 申请人拟委托生产药品、申请办理药品生产许可证(以下称B类许可证)或者申请B类许可证许可事项变更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简称省级药品监管部门)应当按照《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市场监管总局令第28号)、《国家药监局关于实施新修订〈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有关事项的公告》(2020年第47号),严格审核申请材料,严格审核受托生产企业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管部门出具的药品GMP符合性检查告知书、同意受托生产的意见。 (二)各省级药品监管部门应当按照《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落实药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以下简称《持有人监管规定》)和本公告有关规定对申请人开展现场检查,重点检查申请人关键岗位人员配备和在职在岗情况、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运行情况、对委托生产的管理情况等内容,确认申请人具备履行药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能力。符合规定的,方可核发B类许可证或者批准相关变更。 委托生产无菌药品的,持有人的生产负责人、质量负责人、质量受权人均应当具有至少五年从事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其中至少三年无菌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 (三)受托生产企业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管部门应当严格审查企业接受委托生产的申请材料,并按照药品GMP符合性检查有关要求组织开展现场检查,出具药品GMP符合性检查告知书;或者结合既往检查和风险研判情况,依据对同一剂型或者同一生产线的检查结果提供相关药品GMP符合性检查告知书。 受托生产企业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管部门应当在签收申请材料后15个工作日内,依据药品GMP符合性检查结果出具是否同意受托生产的意见。现场检查、企业整改、技术审查和评定等所需时间不计入期限。 对于在新建车间或者新建生产线受托生产的、尚未获得上市许可的品种,可以根据许可检查的结果出具是否同意受托生产的意见。根据受托生产企业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管部门出具的同意受托生产的意见,委托方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管部门可以受理B类许可证核发申请或者相关变更申请。 (四)各省级药品监管部门应当通过事前沟通等方式,指导申请人在完成支持药品上市注册的药学、药理毒理学和药物临床试验等研究,确定质量标准,完成商业规模生产工艺验证,并做好接受药品注册核查检验等准备工作后,再提出药品生产许可证的核发申请或者增加生产范围的申请。 (五)根据药品上市注册需要,新核发的药品生产许可证或者药品生产许可证新增生产范围、相应生产范围暂无产品取得上市许可的,应当在药品生产许可证相应生产范围后标注“(仅限注册申报使用)”。 申报上市许可的申请未能获得批准的,省级药品监管部门应当督促申请人在6个月内申请注销药品生产许可证或者申请核减相关生产范围。 (六)委托生产中药注射剂、多组分生化药的,持有人的生产负责人、质量负责人、质量受权人应当具备同类型制剂产品三年以上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产品应当具有近五年连续生产销售记录,且未发生过严重不良反应和抽检不合格的情况;受托生产企业应当具备同类型制剂产品近三年连续生产的记录。 持有人应当按照现行技术要求,对拟委托生产的中药注射剂或者多组分生化药开展化学成分研究、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研究、生物学质控方法研究、持续稳定性考察研究、全面毒理学研究和药品上市后研究。持有人还应当对受托生产企业以及中药提取物、动物来源原材料制备过程的药品GMP符合情况进行现场审核,并对受托生产企业检验能力进行评估。 持有人应当向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管部门提交上述研究资料、药品GMP现场审核报告和检验能力评估报告、近五年产品生产销售记录、不良反应监测总结报告、关键岗位人员的资质证明材料及受托生产企业同类型制剂产品近三年连续生产的记录。持有人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管部门应当对持有人提交的资料组织开展技术审评,确认有关情况符合要求的,方可批准委托生产。 在委托生产期间,持有人应当每年对受托生产企业以及中药提取物、动物来源原材料制备过程的药品GMP符合情况进行现场审核,并对受托生产企业检验能力进行评估。持有人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管部门应当每年组织对持有人开展全面监督检查,并对相关药品委托生产过程实施药品GMP情况进行延伸检查。检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依法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委托生产品种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或者抽检发现不合格情况的,应当停止委托生产活动。 (七)受托生产企业存在以下不良信用记录情形的,持有人应当向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管部门如实报告,并提交持有人对受托生产企业药品GMP符合情况的现场审核报告、对受托生产企业检验能力的评估报告以及对受托生产企业前期违法违规行为整改情况的评估报告。 不良信用记录情形包括: 1.近一年内存在两批次产品抽检不合格的; 2.近三年内监督检查结论存在不符合药品GMP要求情况的; 3.近五年内存在严重违反药品监管法规行为或者关键岗位人员存在失信记录的。 持有人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管部门应当对上述审核报告和评估报告进行审查,确认受托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健全、具备相应检验能力、符合各项法规要求的,方可批准委托生产。 对存在上述不良信用记录情形的,在委托生产药品期间,持有人还应当每年向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管部门定期提交上述审核报告和评估报告;持有人还要派员驻厂对委托生产过程进行管理,确保生产过程持续符合药品GMP及法规要求。持有人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管部门应当每年组织对持有人开展全面监督检查,并对相关药品委托生产过程实施药品GMP情况进行延伸检查。检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依法采取风险控制措施。 二、 强化委托生产的质量管理 (八)持有人应当设立职责清晰的管理部门,配备与药品生产经营规模相适应的管理人员,按规定建立覆盖药品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持有人应当对受托生产企业的质量保证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进行评估,按规定与受托生产企业签订质量协议和委托生产协议;应当监督受托生产企业履行协议约定的义务,确保双方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衔接;对受托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定期现场审核,确保生产过程持续符合法定要求。 (九)持有人应当对物料供应商进行评估批准,定期对主要物料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现场审核。持有人应当对原料、辅料、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的进厂检验严格管理,定期对受托生产企业的入厂检验结果抽查审核,确保相关物料符合药用要求和法定标准。 (十)持有人应当制定药品上市放行规程,对受托生产企业的检验结果、关键生产记录和偏差控制情况严格审核,符合有关规定的,经质量受权人签字后方可放行上市。持有人应当结合产品风险定期组织对委托生产质量管理、生产管理等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原则上每季度不少于一次风险研判,制定纠正预防措施,持续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十一)持有人应当按照药品监管有关规定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要求建立药品上市后变更控制体系,制定内部变更分类原则、变更事项清单、工作程序和风险管理要求,并认真实施;应当结合产品特点,联合受托生产企业开展相关研究、评估和必要的验证后,确定变更管理类别,经批准、备案后实施或者在年度报告中载明。 (十二)持有人可以自建质量控制实验室开展检验,也可以委托受托生产企业进行检验,但应当对受托方的条件、技术水平、质量管理情况进行现场考核;持有人应当对受托检验的全过程进行监督。 原则上,持有人或者受托生产企业不得再委托第三方检验;但个别检验项目涉及使用成本高昂、使用频次较少的专业检验设备,持有人可以委托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检验机构进行检验;持有人应当对第三方检验机构资质和能力进行审核,与之签订委托检验协议,并向持有人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管部门报告。 (十三)对于同一生产线生产其他产品的,持有人和受托生产企业应当根据《药品共线生产质量风险管理指南》,制定可行的污染控制措施,排查污染和交叉污染风险。持有人应当定期对受托生产企业执行污染控制措施的情况进行检查,并根据风险评估情况设置必要的检验项目、开展检验,确保药品质量安全。受托生产企业应当积极配合,并在委托生产协议中明确双方责任义务。 (十四)生物制品、中药注射剂、多组分生化药委托生产的,持有人应当持续提升全过程质量管理水平,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持有人应当建立覆盖生产用主要原料(包括生物材料、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动物来源原材料等)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 2.持有人应当每年对生产用主要原料的供应商进行现场审核;委托生产品种涉及多场地生产的,应当确保各场地生产用主要原料的产地、来源、供应商和质量标准等一致。 3.在委托生产药品期间,持有人应当选派具有相关领域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熟悉产品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要求的人员入驻受托生产企业,对产品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全过程进行现场指导和监督,确保生产工艺、质量标准等符合法规要求;派驻人员工作职责应当在质量协议中予以明确。 4.药品生产过程中,由受托生产企业对物料、中间产品(原液)、成品进行检验的,持有人应当自行或者委托第三方,定期对主要原料、中间产品(原液)、成品开展抽样检验。原则上,每生产10批次成品,对主要原料、中间产品(原液)、成品至少抽样检验1批次;生产成品不足10批次的年度,当年对主要原料、中间产品(原液)、成品至少抽样检验1批次;发生重大偏差或者存在重大不良趋势的,持有人应当对主要原料、中间产品(原液)、成品的相关批次逐批抽样检验,并开展持续稳定性考察;发生重大变更的,持有人应当在变更获批后至少对连续3批成品逐批抽样检验。相关要求应当在质量协议中予以明确。 (十五)受托生产企业应当严格执行质量协议和委托生产协议,积极配合持有人的现场审核和抽查检验,开放相关场所或者区域,提供真实、有效、完整的文件、记录、票据、凭证、电子数据等相关材料。 三、 强化委托生产的监督管理 (十六)各省级药品监管部门应当加强政策宣贯,督促持有人对照《持有人监管规定》和本公告要求开展全面自查。自查重点包括:覆盖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情况;组织机构建立健全情况;关键岗位人员配备情况;对受托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定期审核情况;培训考核、年度报告、药物警戒、药品追溯等制度建立实施情况;结合产品风险,定期组织回顾分析情况;定期组织自检或者内审情况。生物制品、中药注射剂、多组分生化药委托生产的,持有人还应当对照本公告要求,重点对原料管理、派驻管理、抽样检验管理等情况进行自查。 (十七)各省级药品监管部门要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坚持风险管理理念,结合本行政区域内持有人及相关品种特点,科学制定监督检查计划,提升监督检查针对性。监督检查内容应当覆盖《持有人监管规定》和本公告相关要求,重点包括:组织机构建设及关键岗位人员设置情况;持有人对受托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定期审核等工作情况;上市后变更控制体系建立情况、变更管理情况;共线生产风险评估和清洁验证情况;对委托生产品种发生重大偏差和检验结果超标调查处置情况;风险管理计划制定实施情况;药品追溯、年度报告、药物警戒、培训考核等工作开展情况。对生物制品、中药注射剂、多组分生化药委托生产的持有人,各省级药品监管部门要对照本公告要求,重点对持有人委托生产全过程质量管理情况开展监督检查。 各省级药品监管部门要定期组织对监督检查报告进行抽查审核,不断提升检查报告的质量和监督检查的规范性。 (十八)各省级药品监管部门应当结合年度抽检计划,加强对委托生产品种的抽检力度;对委托生产的无菌药品等高风险品种、儿童用药等重点品种,每年实施全覆盖抽检。 (十九)各省级药品监管部门应当监督委托双方根据国家药监局发布的药品委托生产质量协议指南要求,结合产品特点和企业的实际情况,细化质量管理措施,签订质量协议并严格履行协议约定的责任,确保法定义务和相应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得到有效落实。严禁持有人通过质量协议向受托生产企业转移依法应当由持有人履行的义务和责任。 各省级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强持有人关键岗位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督促持有人持续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和持续合规能力;要督促持有人建立责任赔偿的相关管理程序和制度,积极引导持有人通过购买商业保险等形式,保证持有人具备符合法律要求的责任赔偿能力。责任赔偿能力应当与产品的风险程度、市场规模和人身损害赔偿标准等因素相匹配。 (二十)委托双方不在同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省级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强协同配合,加强检查、抽检、监测、处罚等监管信息共享,实现监管有效协同。持有人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对持有人的日常监管和委托生产品种的监督检查、抽检。对委托生产品种的监督检查和抽检,持有人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管部门可以单独开展,也可以与受托生产企业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管部门联合开展,或者商请受托生产企业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管部门开展。受托生产企业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受托生产企业的日常监管,并配合持有人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管部门对受托生产企业和受托生产品种开展检查和抽检。 四、 其他事项 (二十一)本公告中关于生产许可证核发及委托检验的相关要求,也适用于其他类型持有人及生产企业的监督管理。 (二十二)血液制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依法不得委托生产;含麻醉药品复方制剂、含精神药品复方制剂以及含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复方制剂依照有关规定不得委托生产;疫苗等有专门规定的,从其规定。 (二十三)鼓励生物制品持有人具备自行生产能力;生物制品持有人委托生产的,鼓励优先选择应用信息化手段记录生产、检验过程所有数据的药品生产企业。 鼓励多组分生化药的持有人自建生产用原料基地,加强对动物来源原材料的生产过程控制。 鼓励中药注射剂生产企业使用符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要求的中药材,进一步保证生产用原料的质量安全和稳定供应。 鼓励持有人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委托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切实落实持有人全过程质量管理主体责任。 (二十四)各省级药品监管部门要及时将药品生产许可、监督检查、违法行为查处等监管信息纳入药品安全信用档案。涉及变更持有人的,原持有人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管部门应当在变更工作完成后30个工作日内,将该品种历次变更的备案、报告等结果数据汇集至国家药品监管数据共享平台,并关联至药品品种档案。 (二十五)委托生产情况与上述要求不一致的,省级药品监管部门应当督促持有人和受托生产企业限期整改;限期整改不到位的,依法暂停其委托生产活动;拒不整改的,依法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或者核减相关生产范围;发现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或者其他安全隐患的,应当发出告诫信,并依法采取暂停生产、销售、使用等风险控制措施;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应当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查处。 (二十六)本公告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原药品委托生产有关规定与本公告不一致的,按照本公告执行。 特此公告。 国家药监局 2023年10月17日
10-23
2023
上一页
1
2
3
4
5
6
...
13
14
下一页
跳转到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