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声 今天(8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就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发布有关问答。 一、开展集中整治的工作背景以及目的是什么? 答:医药领域是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主阵地,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健康权益。党中央高度重视医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将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医药卫生行业聚焦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主要问题,加快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动医药、医疗、医保持续高水平发展,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医务工作者肩负救死扶伤,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神圣职责。长期以来,广大医务人员响应党的号召,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新时期职业精神,在疾病预防诊疗康复护理、医学技术创新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取得丰硕成果,得到全社会理解、支持和尊重。对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奉献应予充分肯定。 加强医药领域反腐工作是促进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完善医药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作为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部际联席机制牵头单位,会同相关部门不断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将体系构建、制度建设与落实廉洁从业九项准则等相结合,坚决纠治行业不正之风,取得了显著改善。伴随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历史性成就,医药领域行业风气持续向好。但同时,医药领域腐败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近年来查处的一些“关键少数”、关键岗位人员,利用权力寻租、大肆收受回扣、行贿受贿等案件,严重稀释了医药事业改革发展红利,蚕食了人民群众权益,既掣肘医疗、医保、医药事业改革发展,又影响了行业形象,也危害了医药卫生领域绝大多数人的利益。 为进一步促进医药事业发展进步,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教育部、公安部、审计署、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国家药监局等9部门共同启动了为期1年的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医药行业“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坚决整治违规违纪违法行为,构建风清气正的行业氛围,为医药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二、此次开展集中整治工作的主要原则有哪些考虑? 答:当前,医药领域腐败问题纠治难度不断加大,需要医药购销全链条上涉及的各部门增强工作合力、开展联合治理,需要将系统治理观念贯彻工作始终。因此,本次集中整治工作明确了三项工作原则: 一是全面覆盖、聚焦重点。此次整治涵盖了医药行业生产、流通、销售、使用、报销的全链条,以及医药领域行政管理部门、行业学(协)会、医疗卫生机构、医药生产经营企业、医保基金等全领域,实现医药领域全覆盖。在整治的重点上,聚焦“关键少数”、关键岗位,尤其是利用医药领域权力寻租、“带金销售”、利益输送等不法行为。 二是集中突破、纠建并举。针对“关键少数”、关键岗位的腐败问题进行重点突破,对重点问题、典型案件进行调查核实、处置处理、通报剖析,形成全国性集中整治医药领域腐败问题的高压态势。坚持线索处置、问题整改、行业治理相结合,健全规章制度、完善治理机制、规范行业监管,注重加强长效机制建设,实现医药领域腐败问题治理系统化、规范化、常态化。 三是统一实施、分级负责。严格落实工作责任,确保集中整治工作的各项要求任务落地见效。在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协作机制的统一领导下,相关职能部门和地方切实承担集中整治的主体责任,分级负责、抓好落实。纳入整治范围的机构、单位承担直接责任,负责落实上级主管部门对集中整治工作的各项具体要求,严格落实好集中整治的各项工作任务。 此次集中整治将按照上述原则,对医药行业开展全链条全领域全覆盖的系统治理,破解行业监管中的系统性问题,扎实推进医药领域行业治理,确保整治工作取得成效。 三、针对当前医药领域出现的腐败问题,开展集中整治的重点内容和措施有哪些? 答:此次集中整治的内容重点在六个方面:一是医药领域行政管理部门以权寻租;二是医疗卫生机构内“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以及药品、器械、耗材等方面的“带金销售”;三是接受医药领域行政部门管理指导的社会组织利用工作便利牟取利益;四是涉及医保基金使用的有关问题;五是医药生产经营企业在购销领域的不法行为;六是医务人员违反《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通过采取自查自纠、集中整治、总结整改等措施,对医药行业的突出腐败问题,进行全领域、全链条、全覆盖的系统治理,建立完善一系列长效机制,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四、集中整治工作部署以来,有什么工作进展,下一步工作有什么打算? 答:今年7月初,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9部门联合印发了有关文件,聚焦解决当前医药领域腐败的突出问题,以及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全链条中容易产生问题的关键环节,明确了此次集中整治的总体要求、整治内容、工作步骤和工作要求。7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0部门召开了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视频会议,聚焦医药领域生产、供应、销售、使用、报销等重点环节和“关键少数”,对集中整治工作进行了重点部署,各地各部门4000余人参加了会议。7月2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召开了配合开展集中整治工作的视频会议,就聚焦医药领域“关键少数”,加强监督执纪执法,在纪检监察系统内进行了部署。同时,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官方网站首页上线了“互联网+”行风评议平台,建立和畅通面向社会的信息沟通渠道。 根据工作部署,各省份均已建立了地方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协作机制,制订印发地方工作方案,并召开会议进行部署安排。各地有关单位迅速开展自查自纠,处置有关问题,公布多起案例,形成严的基调和氛围,反腐已在医药行业内形成广泛共识,集中整治的各项工作正在稳步开展。 下一步,集中整治工作将根据总体安排,持续推进,加大对工作的指导调度,加大对典型问题处置及通报力度,确保整治工作成效。 五、部分学术会议以近期反腐形势为由宣布暂停或延期举办,是否为集中整治的工作要求? 我们注意到媒体反映一些学术会议在医药领域反腐的形势下,宣布暂停、延期,但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一些学术会议正常进行、未受影响。医药行业的学术会议是学术交流、经验分享、促进医药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范开展的学术会议和正常医学活动是要大力支持、积极鼓励的。需要整治的是那些无中生有、编造虚假学术会议的名头,进行违法违规利益输送,或者违规将学术会议赞助费私分的不法行为。 六、近期网上出现“阜外医院徐波”“江苏常州乳腺外科专家”等腐败案例,其内容是否属实? 我们关注到网上出现的有关信息。经了解,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介入导管室主任徐波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卫生健康委纪检监察组、山西省长治市监委立案审查调查。目前,该案件尚在办理中。经与办案部门沟通咨询,网传其“利用动手术、进耗材、参与医疗设备采购招标的机会,收受贿赂高达12亿元”等信息与目前案件调查掌握情况严重不符,为虚假信息。 关于“常州市著名乳腺外科专家朱某某被抓,家里共查出1.5亿”的信息,当地有关部门已通过常州主流媒体针对网络传播的失实信息进行了说明。
08-17
2023
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视频会议在京召开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教育部、公安部、审计署、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国家药监局,联合召开视频会议,部署开展为期1年的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中央纪委副书记、国家监委副主任喻红秋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央主题教育第二十七指导组组长乔传秀同志出席会议。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马晓伟同志委托,委副主任曾益新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委副主任雷海潮同志主持会议。 会议强调,医药领域腐败问题直接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直接影响党和政府形象,要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的部署要求上来,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惩处腐败,大力营造风清气朗的医药领域发展环境。要进一步站稳人民立场,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压实主体责任,形成工作合力,针对医药领域生产、供应、销售、使用、报销等重点环节和“关键少数”,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坚持较真碰硬、宽严相济,深入开展医药行业全领域、全链条、全覆盖的系统治理,进一步形成高压态势,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为畅通问题线索途径,“互联网+”行风评议平台同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上线。 有关部门和地方作了交流发言。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参与集中整治工作的有关部门,国家卫生健康委机关有关司局、直属和联系单位相关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地各相关部门在分会场参会。
08-17
2023
8款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落户朗天药业,朗天药业中药丸剂自动化生产线项目开工。
07-28
2023
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产业创新集群加速培育 科技创新开创下陆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近年来,科技创新的澎湃动能,正在下陆区高质量发展的各项成果中,发挥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企业成长是最直观的例证。该区的朗天药业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法宝”,推进跨越发展。2020年,公司投入研发经费5000余万元,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15%以上。公司当年有两项研发取得新突破,注射用胸腺法新技术攻关项目获得2020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发明三等奖;艾司奥美拉唑钠产业化关键技术获得2020年湖北省高价值专利银奖。科技创新让朗天药业尝到甜头,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3亿元以上,利税突破5000万元。 朗天药业的发展,只是下陆区加快创新活力之城建设、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下陆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传统产业创新为重点,以壮大新兴产业为关键,以创新平台为抓手,着力抓好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推进科技创新,让老工业基地脱胎换骨,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创新活力不断增强。 按照“分类建库、量身定制、持续跟踪、滚动扶持、做大群体”的思路,下陆区建立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后备库,同时落实奖励政策,加强认定辅导,多措并举加快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全区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涌现。2020年,该区16家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与此同时,下陆区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改造力度,大力培育隐形冠军企业。2020年,全区新增科技型企业60家,入库企业57家。以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产业为重点,下陆正不断推进产业创新集群发展。 通过引导企业搭建研发平台,推动企业研发中心提档升级,大力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目前,下陆区共有市级以上研发平台36个,6家产业技术研究院落户该区。疫情防控期间,下陆区鼓励企业突破技术瓶颈,停产不停“研”,除朗天药业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外,昊森实业研发的熔喷布模具,产品测试达到“95+”标准,并迅速抢占市场;人本轴承研发的呼吸机用超薄圆锥滚子轴承,替代进口产品,缓解了国内市场供需压力。 为支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下陆区加强政策扶持,拿出真金白银,对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5—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获得湖北省科技技术进步奖的给予4—10万元奖励。2020年,下陆区总计拿出146万元重奖企业。 不懈努力结出累累硕果。2021年一季度,下陆区56家规上工业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33家,共完成高新产值129.9亿元,同比增长74.93%,高新增加值占GDP比重66.3%,拉动工业增长71.17个百分点,其中13家企业累计产值增幅超过100%,占全部高新技术企业的39%。高新技术企业的高增长为全区工业经济的平稳运行提供了有效引领和保障。(记者 王璐 通讯员 陈倩)
11-01
2023
不断强健产业链 全面构建新体系 7月28日,全市首批8款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落户朗天药业(湖北)有限公司(下简称朗天药业),为黄石打开了一条医药招商新路子。 同日,朗天药业投资1.5亿元的中药丸剂自动化生产线项目开工,预计11月份试产。朗天医药集团董事长蔡翔表示,集团新的智能化注射剂生产车间已通过认证并正式投产,正着力打造朗天医药生产和药品上市持有人委托加工两个基地。 生命健康是黄石重点培育打造的10条产业链供应链之一,朗天药业是全市生命健康产业的头部企业。为了强健生命健康产业链供应链,黄石密集出台《关于扶持黄石市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促进黄石市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真金白银支持生物医药企业提质增效,赢得国内众多企业高度认可。 今年以来,市经信局组织召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2023年迎春联谊会、本地企业和医疗机构供需对接会、“三进”业务推进会等一系列活动,助力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市招商推介会先后两次对生命健康产业政策进行解读,掀起新一轮招商热潮。朗天药业、劲牌持正堂、三九药业等5家企业入选湖北省生命健康发展蓝皮书,美尔雅、湖北健身医疗等9家企业成功申报工信部2023年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 短时间内,黄石生命健康产业链供应链为何能发展壮大、成效明显? 思路决定出路。按照省委赋予黄石的定位和布局,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1133”现代化产业体系,市委办、市政府办4月份出台《黄石市深入推进产业链供应链链长制的实施方案》,并配套考核办法及年度任务清单,聚焦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等10条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由市“四大家”领导任链长,实施“一链一会一基金一龙头一平台”机制,通过链主企业带动、“双链”延伸拓展、链企融合突破、链创驱动创新、链条生态培育等重点工作,推动我市主导产业链供应链加速发展,构建新型现代化产业体系。 目前,全市10条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均已召开链长制工作推进会,正在抓紧制定完善“三年行动方案”和“五图三库两清单”,加快筹备成立黄石光电子信息行业协会、汽车工业协会等行业协会,全市上下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在推进传统产业存量升级增效的同时,黄石大力推进产业链招商,不断强链、补链、延链,推动新兴产业增量崛起壮大。 如今,黄石产业基础不断夯实。闻泰科技、长城汽车、融通高科、新型绿色智能表面处理产业园等一大批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和龙头企业相继落户黄石,产业基础不断夯实。在七大新兴产业领域中,黄石的高端特殊用钢、光芯屏板端网,特高压、动力电池,新能源整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军工换热器等行业和企业产品,均代表各自领域先进水平,引领黄石制造向中高端迈进。(肖琼)
11-01
2023
从品质到品牌 打出“好牌” 擦亮“招牌” https://m-huangshifb.cjyun.org/p/353384.html
07-24
2023